——2018年4月2日在高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
市 长 邹树琦
各位代表:
现在,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。
一、2017年工作回顾
2017年是高平发展极不平凡、开创新局的一年。一年来,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认真贯彻落实省、晋城市和市委决策部署,坚持稳中求进,坚持改革创新,凝心聚力、攻坚克难,各项工作亮点纷呈、成绩斐然,政治生态由“乱”转“治”,经济建设由“疲”转“兴”,高平发展稳步向好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7.8亿元,同比增长6.1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4.4亿元,增长6.3%;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.3亿元,增长6.5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4.1亿元,增长6.9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.8亿元,增长16.6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0240元,增长7.1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3069元,增长7.4%;地区生产总值、民营经济增加值全省第五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省第六。
——产业转型全面推进。坚持以项目助推产业升级、动能转换,产业结构不断优化,转型态势正在形成。“一纲十目”187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2亿元,完成率104%。工业经济稳中向好,85%的建设矿井转入生产,煤炭产量创历史新高,29座地方煤矿生产原煤1437.5万吨,实现利润9.1亿元;冶铸、焦化等行业产量和效益趋于平稳;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,新能源、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63.8%,新长征动力汽车锂电池生产线投入生产,海诺科技成为比亚迪汽车的供应商。现代农业稳中提质,凯永养殖新增生猪规模40万头,华夏天润、金田农业由卖产品向卖技术、卖服务拓展,红薯、小杂粮等富硒农产品品牌效应初步显现,全年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7.1亿元;农业工作全面创优,荣获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、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试点县。三产服务业稳步发展,旅游知名度不断扩大,成功举办第二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,高平炎帝陵成为“海峡两岸交流基地”和“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”,全国第三家、全省首家“商务印书馆乡村阅读中心”落户高平,央视《焦点访谈》栏目以《希望的田野—良户的守护》为题,报道了我市良户古村保护与开发的经验;电商产业不断壮大,顺利通过了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的中期验收,第三产业比重连续五年持续上升。
——改革创新成效显著。坚持“供改”“综改”相结合,深化改革工作位列晋城第一,多项改革全省领先。高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晋城六县区中首家获批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。全省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现场会在我市召开,“六统一”医改模式在全省推广,市卫计局被评为“全国卫生计生先进集体”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列为全省试点,行政审批局作为我省唯一批复的县级综合审批机构挂牌运行。国企国资改革稳步推进,科兴集团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,自来水公司等7户国有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革。供销社综合改革全面推进,市供销社被表彰为“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”。民企股改上市取得新成效,兰花药业“新三板”挂牌,全市挂牌企业数量达12家,位列全省县级第一。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,炎帝文化苑、神农健康城入选省级第四批PPP示范项目。此外,我们还积极争取到全省双创示范基地、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、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等政策机遇,全年共争取各类上级政策资金近3亿元,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。
——城乡建设提档升级。坚持规划引领,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,人居环境不断改善。新改建城乡道路62余公里,金峰大道南延、建设路南延、锦华西街、野川至南城快速路建成贯通,高沁高速竣工通车,太焦城际铁路建设顺利推进,城乡路网和对外通道更加便捷畅通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有序推进,张峰东延供水二期进展顺利,城市第三水厂开工建设,城乡骨干供水网络初步成型。新增市区集中供热面积160万平方米、集中供气3100余户,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627万平方米,全市煤层气通气户数达4万户。炎帝文化苑加快推进,神农大剧院、古泫文创园完成规划设计。城南片区棚户区改造完成拆迁,小北庄棚户区改造前期工作基本完成,老城区提升实施规划完成编制,全市人民高度关注的老城区改造迈出实质性步伐。加强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,汤王头古村落文保修复一期工程完工,南城、永禄集中连片美丽乡村建设初显成效;野川、寺庄、北诗、河西等镇区建设有声有色,马村镇、三甲镇被评为“山西省园林乡镇”,神农镇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。
——生态环境持续改善。坚持综合治理、系统治理,积极开展了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。全力配合中央环保督察和环保部“2+26城市”的督查巡查,交办案件全部进行了整改落实,取缔141家“散乱污”企业,淘汰41台市区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,完成387台燃煤锅炉对标改造,开展105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,完成2.1万户“煤改气”“煤改电”等清洁能源取暖改造。建立了市乡村三级河长制,完成南部“两河”湿地和小东仓河截污管涵建设,开工第二生活污水处理厂和马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站,启动了农村供排水及污水处理一体化改造。建成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,启动实施了城乡垃圾综合处理工程;开展“三环四沿五治”城乡环境集中整治,加强植树造林和园林绿化,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。
——民生事业稳步发展。坚持民生优先,全年民生类财政支出达23.9亿元,占总支出的86.3%。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升,完成80所中小学、幼儿园维修改造,全市二本B类以上达线人数2224人,北大、清华达线人数连续六年位居晋城市六县区第一。医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市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即将完工,神农健康城正在施工,健康高平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。创业就业不断加强,举办了第一届创新创业大赛,公开招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、公益性岗位人员等1083名,城镇新增就业6591人,转移农村劳动力4967人。社会保障不断加强,城镇职工医保、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实现“三保合一”,城乡养老、医疗、低保、救助等保障标准稳步提高,残疾人康复中心投入使用。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,设立了“高平好人”公益基金,评选表彰56名“高平好人”,以我市北城办王寺村村民李丽丽为原型拍摄的电影《红萼纷纷》,在意大利都灵“东电影节”成功首映。深入推进脱贫攻坚,2个贫困村脱贫退出,2005名贫困人口脱贫,如期完成年度脱贫任务。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,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,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,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;“七五”普法深入开展,依法完成469个村(居)委会换届选举;平安高平持续推进,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“平安市”,市公安局被评为“全国优秀公安局”。
——政府建设不断加强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,扎实推进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,开展“维护核心、见诸行动”主题教育,政府政治建设持续加强。坚持学深想透说清干实创优,深入开展政府系统“三基”建设,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,成功举办了第一期清华大学优秀企业经营者管理创新高级研修班。加强法治政府建设,建立了政府智库,完善了市政府工作规则,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,实现乡镇、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法律顾问全覆盖。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,主动接受人大、政协和舆论监督,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78件、政协提案217件。强化政务信息公开,认真落实“13710”工作制度,不断提升政府效能。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,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,持之以恒纠正“四风”,政府廉政建设持续加强。
此外,老龄、慈善、国防动员、民族宗教、妇女儿童、档案史志、外事侨务、防震减灾等工作均取得了新成绩。税务、电力、气象、烟草、煤销等各个行业都为高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各位代表,梅花香自苦寒来,事非经过不知难。一年来,虽然我们很累很辛苦,但是我们很充实很骄傲。骄人成绩的取得,是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、劲儿往一处使,众志成城、拼搏奋斗的结果,每一项成绩和殊荣的背后,都凝结着大家的辛勤和汗水,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感动和自豪!一年来,“三个一方”、“三个能行”,不断激发和唤起高平人干事创业的激情,一些多年想干而没有干成的事情实现重大突破,一些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取得重大进展,一批改革试点和政策机遇在高平开花结果。实践证明,没有市委的战略引领,没有人大、政协的全力支持,没有各级各部门的昼夜奋战,没有全市人民的苦干实干,就没有今天的丰硕成果,就没有高平的浴火重生。在此,我代表市人民政府,向全市人民,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,向各位老领导、老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,向所有关心、支持、参与高平改革发展的同志们、朋友们,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!
在肯定成绩的同时,我们更应清醒认识到,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,主要表现为:转型大项目、好项目少,财政收入骨干税源单一;主导产品精深加工少,附加值和品牌知名度不高;城乡基础设施亟待完善,环保压力较大,民生任务艰巨;部分干部的本领不足,执行力、落实力不强等。对此,我们要高度重视,以认真负责的态度,采取有力措施,切实加以解决。
二、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
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是改革开放40周年,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。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,提出了高平要走在全省“第一方阵”前列、跻身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“第一方阵”的战略目标。这是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战略定位,对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。
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: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一中、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,坚持新发展理念,牵牢深化“供改”与“综改”主线,紧紧围绕省、晋城市“三大目标”定位,深入推进“两件大事”“两个率先”发展战略,干在实处,走在前列,开创新时代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。
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.5%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%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.5%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.5%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.5%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.5%以上,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%以内,城镇调查失业率、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6%和4.2%以内。各项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省、晋城市下达任务。
围绕上述目标要求,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:
(一)深入推进转型升级,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
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,立足现有产业发展基础,放大优势、挖掘潜力,育链建链强链,坚定不移提升传统产业,壮大新兴产业。
提升煤炭发展质量。煤炭仍然是我市当前的支柱产业。要按照“保安全、降成本、促转化、提效益”的思路,优化产能结构,拓展延伸产业链条,促进我市煤炭产业持续健康发展。加强矿井建设,科兴集团所属矿井全部建成投产,煤销集团建设矿井加快转产进度,地方煤矿生产矿井实现达产达效,全年原煤产量稳定在1550万吨。发展先进产能,生产矿井全部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,同时借助国家产能置换政策调整契机,积极推进西部煤电气化一体化项目建设,力争年底取得重大进展。运用推广新工艺,提高块炭率和原煤洗选率,提升煤炭产品价格和质量。拓展销售渠道,发展配煤销售,建立煤电、煤焦和煤化产业联盟,推行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。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基础技术研究和应用,积极对接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,引进煤炭高科技转化项目。做优做强煤企集团,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安全绩效评估考核机制,督促引导企业加强精细化管理。
打造产业集群。坚持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链条化发展方向,推进产业优化升级。依托凯永、华康等现代化规模养殖企业,构建“饲料生产-生猪养殖-肉制品加工”生猪产业链;依托厦普赛尔、铁炉贡梨等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,构建“标准化种植-储藏销售-产品深加工”黄梨产业链;依托泫氏、昌平重工等骨干企业,构建“冶铸-机加工-高端制造”装备制造产业链;依托长征动力、海诺科技等企业,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板块;促进中电智云、广东紫晶等大数据企业落地,撬动大数据产业发展;其他产业也要按照集群发展方向,上延下联、区域协作,做大做强龙头骨干企业,为转型发展积蓄势能、提供支撑。
壮大民营经济。认真贯彻落实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,实施企业家成长工程,健全完善企业家培养、引进、储备和激励机制。建立常态化培训体系,举办第二期清华大学优秀企业经营者管理创新高级研修班,组织20名优秀企业家到太原、北京、上海等地大企业集团挂职锻炼,抓好新老企业家“传帮带”,每年培训100名企业高管、100名创客和1000名实用技术人才。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,加快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、全省双创示范基地和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县建设,加强创业基地、双创联盟、双创商学院建设,举办第二届创业创新大赛,扎实开展电商主题沙龙活动,年内新增双创企业500户、晋城市级以上创业基地5个。推动企业上档升级,按照“个转企、小升规、规改股、股上市”的路径,提高企业管理能力,提升市场主体质量,年内完成个转企100户、小升规3户、股份制改造10户;继续抓好民营企业挂牌上市,培育泫氏、凯永主板上市,积极推进厦普赛尔、高平化工、吉利尔“新三板”挂牌。创优民营经济发展环境,发挥长兴金融服务公司融资平台作用,开展“助保贷”“助企贷”等政策性贷款服务,全年为企业融资和倒贷20亿元;建立企业家参与经济决策机制,定期召开企业家联席会议,研究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难题;大张旗鼓表彰优秀民营企业家,理直气壮支持民营企业发展,构建“亲”“清”新型政商关系。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8%以上,占GDP比重达到54%以上。
推进“标准化+”。实施质量强市战略,加强标准化与各类业态的互促互融,抢占发展的主动权。实施“标准化+农业”,巩固提升生猪养殖标准,制定黄梨、红薯等特色农产品地方标准,逐步建立覆盖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标准体系,年内新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园5个。实施“标准化+工业”,抓好行业领军企业标准化和品牌建设,积极开展ISO管理体系认证,年内完成5户工业企业的标准制定和提升。实施“标准化+服务业”,推进文化旅游、电子商务、住宿餐饮等服务业标准化建设,探索开展社会管理、公共服务等领域标准化试点,年内完成餐饮、政务服务的高平标准制定。建立标准化激励机制,市财政每年列支300万元奖励资金,引导推动全市标准化建设,以标准化倒逼质量变革,引领产业转型。
攻坚项目建设。项目是转型发展的基础,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。要聚精会神抓项目,务实高效抓项目,深入开展“转型项目建设年”活动。加强项目谋划,今年共谋划项目239项,总投资407.2亿元,年度计划投资83.9亿元,产业转型项目占到年度投资计划的68.8%。抓好项目落地开工,加强3D打印、医学营养治疗等签约项目的跟踪对接,促进项目尽快落地;制定科兴安泰、福川制铁、高平大酒店等停产停建项目复建方案,想方设法、最大限度整合存量资产、盘活闲置资产;抓好农谷丹峰生物质热电联产、北京华世中瑞煤矿注浆、兰花药业新药及原料药车间、福鑫铸管技改等项目集中开工,4月底续建项目全部开工、新建项目开工率达40%以上。同时,推进长征动力10亿安时三元锂电池、现代建筑产业园、海诺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建设,力争年内建成投产。强化机制保障,建立项目推进常态化工作机制,实行四大班子领导包联项目责任制,制定部门、乡镇、企业责任清单,全程跟踪服务;推行“周调度、月例会”工作制度,及时解决土地、资金、审批等问题,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;实行“月检查、季通报、年考核”制度,市财政列支3000万元专项资金对转型项目建设进行奖补,对项目推进不力、工作排名靠后的单位要公开通报批评。
(二)加快开发区建设,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
坚持国际眼光、中国定位,按照“规划引领、基础先行,产业建园、项目突破,改革创新、金牌服务,精准招商、联动发展”的思路,高标准推进开发区建设。
超前规划建设。坚持一次规划、滚动开发,年内完成开发区总体规划批复,编制控规、环评报告、产业发展和区域协作发展规划,制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年度计划。高标准启动“起步区”建设,推进“七通一平”基础设施配套,完成米山园区科技孵化楼、二号消防站、园区道路等工程,配建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,实现“拎包入住”。
实施联动发展。加强区域合作,全面融入中原经济区,内联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,外接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,积极对接雄安新区、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圈,推进各类资源要素共享、人才交流互动。突出联合建园,加强产业协同,形成区域“大开发区”概念,把我市开发区建成中原“大开发区”的“园中园”。围绕“大开发区”产业定位,做好产业互补承接。构建联动通道,建立产业联盟和销售同盟,实现借力借势发展。依托海峡两岸神农炎帝促进会、上海台商协会,探索建设开发区“台湾园”。
创新运营机制。全面推进“三化三制”改革,面向全国招聘管委会副主任和首席经济顾问,提升管理能力。建立开发区智库,从清华班教师队伍、在外高平籍成功人士、与高平产业相关联的领军人物中选聘组建30人的专家团队,借用“外脑”谋划开发区发展。实行交叉任职、合署办公,建立“管委会+公司+基金”运行模式,吸引国内优秀团队和机构参与开发区建设运营。采取整体外包、特许经营模式,推进开发区建设。
加强招商引资。完善我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,按照“系统、定向、精准”方针,制定“招商地图”。紧盯国家、省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,建立重大建设项目储备库,力争在煤炭深加工、现代农业、装备制造、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谋划一批能够促进经济发展、引领产业升级、创新业态模式的重大转型项目。强化以企招商、以商招商、亲情招商、产业链招商,对接承接大企业、大集团、大项目。各乡镇和重点经济管理部门都要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,年内每个单位要引进3—5个项目;其他单位至少联系、推荐或引进1个项目。
强化要素支撑。实施“学子归巢”行动计划,加强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,培养一批高质量的产业工人队伍。加强土地供应保障,实施规模适度的土地收储,每年收储1000亩,确保项目建设即用即有。加强资金保障,每年列支1亿元支持开发区建设,设立10亿元的开发区产业发展基金,吸引社会资本向开发区集聚。强化科技支撑,加强与中关村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、西安交大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合作,设立研发、设计和创业中心。通过招投标、竞争性磋商等方式,降低水、电、气、暖、物流、物业等生产要素价格,打造配套服务“成本洼地”。实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和项目全程代办制,打造“三心”关怀、“六最”营商环境和五星级服务品牌。
各位代表,开发区建设事关转型发展的成败,事关全市经济发展的前途命脉。我们要举全市之力加快开发区建设,全力打造创业创新的新高地、对外开放的桥头堡、转型发展的主战场!
(三)促进文旅融合发展,培育战略支柱新产业
按照“全域整合、品牌建设、打造精品”的思路,突出抓好景区提质和品牌营销,积极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。
组建文旅集团。按照“整合建强、体制创新”的思路,以神农炎帝文旅公司为母体,整合各类旅游公司、文艺演出团体、宾馆等旅游资产,建立规范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,打造文旅旗舰集团。组建神农炎帝文化发展基金,助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。加强与国内知名旅行社、旅游企业、旅游景点的联系合作,融入全国旅游发展大市场。
打造精品景点。在高质量完成全域旅游规划的基础上,围绕四张文化旅游名片,实施景区景点提质工程。年内抓好羊头山炎帝文化旅游区、长平之战国家遗址公园文化长廊、神农大剧院、古泫文创园、城隍庙民俗文化馆、良户旅游开发及特色民居、金峰寺修复、“寻梦沟北”乡村旅游、后羿神庙景点、“高平关”等旅游项目,力争完成炎帝陵4A级景区创建。加强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防教育工作委员会合作,建设全国学校国防教育与学生军训高平(长平之战)基地。
搞好活动赛事。全力举办好第三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,组织开展万人拜祖典礼、神农炎帝文化高端论坛、经贸交流合作恳谈会等活动,积极申报“山西高平神农炎帝拜祖大典活动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与河南新郑合作,建立炎黄联盟,打造炎黄文化旅游联合体;与省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合作,建设国际标准射箭训练和竞技基地,举办“后羿杯”射箭挑战赛暨全国射箭华北赛区分站赛;与中央美院、商务印书馆合作,挖掘开发传统文化,举办“古村古韵”中华优秀诗文朗读节,不断扩大高平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完善配套设施。坚持“快旅慢游深体验”现代旅游交通理念,开工建设长晋高速神农互通工程,推进市区至羊头山旅游道路改造和北部旅游大通道工程,融入“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”。顺应自驾游、度假游新趋势,强化景区景点功能配套,完善道路旅游标识标牌,新扩建3个景区停车场、5个A级景区厕所,新增10个农家乐,推进3A以上景区景点智慧旅游建设。
开发旅游产品。按照“旅游+”“+旅游”思路,推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。依托刺绣、剪纸、黑陶等传统手工艺,开发文化创意产品。依托上党梆子戏曲,编排历史情景剧,传承发扬历史文化。依托高平十大碗、烧豆腐等传统小吃,打造地方特色饮食文化品牌。依托历史文化名村、传统村落和古建筑,发展文化体验游。依托美丽乡村和田园风光,发展生态休闲游。
(四)持续推进改革创新,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
坚持巩固深化,突出先行先试,以改革促发展,以创新求突破,继续保持全省改革“第一方阵”领先位置。
深化“放管服效”改革。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,行政审批局要建立健全审批运行、内部监督和高效服务机制,为全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闯出新路。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,规范城市管理、资源环境、农林水利等9个领域执法队伍机构设置,理顺权责关系,规范执法行为。深入推进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综合改革,以“六统一”医改模式为统领,强化市人民医院龙头带动作用,打造集教学、科研、医疗、预防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医疗集团。
深化国企国资改革。国企改革方面:进一步深化科兴集团改革,努力打造“百亿科兴”;做实中兴投资经营公司,完善法人治理结构,搭建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;启动城建开发总公司等3家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,完成24家“僵尸”企业出清,关闭注销3家主业不突出企业。国资改革方面:整合12家改制企业托管中心,组建市改制企业服务中心,实现对已改制企业人财物的统一管理;推进国有企业资产划转和整合,由国资管理部门统一行使国有企业资产监管职能;制定国资监管权责清单,建立国有企业分类考核体系,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。
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。加强财政资金绩效评价,规范财政支出管理,提高资金使用效益。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,最大限度争取国家、省债券资金。发挥我市金融15条和企业上市扶持办法激励作用,鼓励企业直接融资。加强与农发行、新开行等政策性银行对接,积极申请棚户区改造、特色小镇建设贷款。抢抓新一轮PPP政策“窗口期”,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,积极推进新建路、南内环综合管廊、农村供排水及污水处理一体化等19个PPP项目建设。
积极争取政策机遇和改革试点。贯彻落实国务院42号文件精神,跑上联上,主动对接,积极争取国家、省各项政策机遇,在实施好去年试点任务的基础上,今年再争取一批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。主动争取承担更多改革试验试点任务落地高平,先行先试、以改促转,着力破解影响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,推进改革再深入。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精神,结合高平实际,做好政府机构改革的前期调研和研究论证等工作。
(五)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推动“三农”工作再上新水平
围绕“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”的目标,发展乡村产业,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,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,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。
制定战略规划。按照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总要求,健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体系,编制完成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规划(2018—2022年)和“5+1”六个专项规划,实现全市全域“一张图”。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,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。
壮大特色农业。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、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、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为抓手,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建强特色功能农业,延长农业产业链,提升农业生产附加值。蔬菜产业抓好华夏天润“人人田”和金田植物工厂、香菇数字农业等项目,改造提升设施蔬菜面积1200亩。生猪产业抓好晋猪产业创新示范园、永兴5万头生猪养殖、凯永2400头国家核心育种场等项目。黄梨产业抓好1.2万亩黄梨标准化绿色梨园梨谷、2万亩黄梨振兴工程、铁炉大黄梨深加工、鑫欣和黄梨深加工等项目。丝绸产业抓好吉利尔潞绸被生产线等项目,打造华北地区高档丝绸生产创意基地。富硒功能农业抓好河西红薯、野川蔬菜、三甲小杂粮等富硒产业园建设,打造五大类富硒功能性农产品。积极探索建设集循环农业、创意农业、农事体验于一体的“田园综合体”,推进“农林文旅康”产业融合发展。
实施乡村振兴“百村先行工程”。坚持各项扶持政策资金捆绑使用,着力补齐“水、气、暖、厕所”短板。开工建设100个村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,统筹推进供排水及污水处理一体化改造。加大煤层气进村入户力度,因地制宜推进“煤改气”“煤改电”等清洁取暖工程,解决供气供暖问题。推进“厕所革命”,制定行动计划,完成年度改厕任务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,推进山水林田综合治理,提升村容村貌,年内集中连片建设50个美丽乡村。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,精准施策、分类推进各村差异化发展,真正让农村成为环境优美、乡土浓厚、休闲自然的美好家园。
加强乡村治理。创建德行乡村,广泛开展“高平好人”、 “最美家庭”等道德模范评选活动,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,激发社会正能量。创建制度乡村,加强村级事务决策管理和监督制约,治理农村“微腐败”。创建法治乡村,健全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,继续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,妥善处置矛盾纠纷。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,制定村规民约,加强红白理事会、村民议事会、道德评议会和禁赌禁毒会建设,培育文明乡风、淳朴民风。
拓宽增收渠道。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,培养“新农人”。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,采取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、“园区+基地+农户”等模式,深化农企合作,完善利益联结机制。认真落实粮食、农资、农机具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,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发展适度规模经营,扶持一批种养大户和专业合作社。大力发展农村电商,推进“互联网+农业”,促进农民增收。
打好脱贫攻坚战。开展已脱贫对象“回头看、回头查、回头帮”活动,巩固脱贫成果,提高脱贫质量。深入推进产业扶贫,强化公共服务扶贫,做好社会保障兜底,完成野川镇圪台村易地扶贫搬迁,实现剩余2个贫困村脱贫退出、1760名贫困人口脱贫。坚持扶贫与扶志、扶智相结合,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,实现自主脱贫。强化脱贫攻坚督查巡查,开展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治理,切实解决扶贫领域突出问题。
各位代表,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,这既是一场攻坚战,更是一场持久战。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、功成一定有我的担当,苦干实干、久久为功,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!
(六)实施建管提质工程,推动城镇建设新发展
坚持以人为本,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,不断增强县城和集镇辐射带动作用,促进城乡融合发展。
强化规划管理和城市设计。坚持统筹发展理念,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、基础设施一体化、公共服务一体化、城乡管理一体化。加快编制“五规合一”暨城乡总规、主城区控规、历史文化保护规划、高铁新区规划。强化城市设计,编制主城区城市设计规划,精心构思策划城市景观轴线、地标节点、建筑风格、主导色系,培育有高平地域特点的建筑文化,保存城市意象,塑造特色风貌。加强规划管理,突出规划的指导性、权威性,做到“一张蓝图绘到底”。
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。完善城市路网框架,完成精卫路北段、丹凤街、文博街建设和建设路南段改造,抓好新建路、南内环、南外环、北环路东延建设。构建城乡道路循环网,推进208国道高平段升级改造、炎帝大道至米山镇区段改造、北诗至米山快速路等工程;抓好“四好”农村路建设,完成建制村通油水泥路230.6公里、县级公路改造54.8公里,打造半小时工作生活圈。做好太焦高铁拆迁安置和工程建设服务。强化水、气、暖保障,建成城市第三水厂,开展张峰供水8个乡镇、12个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前期工作;市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50万平方米、集中供气3000户,启动第三热源厂建设。提升城市品质,完成炎帝文化苑建设和长平广场改造,因地制宜建设小游园、小景观。
推进老城区提升改造。按照延续文脉、严格管控、稳步推进的原则,在保护城市肌理、传承历史文脉的基础上,采取“留——改——拆”形式,推进老城区提升改造,先期开工综合管廊和拆通工程。加快城南片区改造工程建设,推进小北庄、龙渠、桥北棚户区改造,做好南赵庄、凤和片区改造规划等前期工作。
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。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,深化与中国联通合作,依托政务云大数据平台,整合各部门资源,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,推进智慧城市建设。加强城市管理,严厉整治市区违法占地、违法建设,有效控制存量,坚决遏制增量;开展市区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综合治理,有效解决商贩乱摆乱占、环境脏乱差、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。加强保障房、廉租房建设。巩固省级卫生城市成果,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。
建设特色小镇。按照特色鲜明、产业发展、绿色生态、美丽宜居的目标要求,加快特色小镇培育和创建,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,重点抓好神农、寺庄、马村特色小镇建设。神农镇要高水平编制特色小镇建设规划,完善镇村基础设施,抓好文旅产业发展,确保“炎帝文旅小镇”建设取得重大进展。寺庄镇要加强与美国利世集团合作,发展黄梨观光休闲产业,推进“黄梨小镇”建设。马村镇要结合开发区建设,以产兴镇、产镇融合,打造“工业小镇”。
(七)突出源头污染治理,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新改善
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,按照源头严防、过程严管、后果严惩的工作思路,坚决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,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。
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。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,建立污染源普查信息管理体系。抓好大气污染防治,加大控煤、治污、管车、降尘力度,全面改善空气环境质量。5月1日起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。抓好水污染防治,坚持“五水同治”,全面落实“河长制”,完成城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改造升级和小东仓河市区段改造,建成城市第二生活污水处理厂以及马村、河西、米山、寺庄、永禄、野川6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站,提高污水排放标准,实现河道水质达到地表水四类水质要求。抓好土壤污染防治,推进禁养区、限养区建设,实施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,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%;抓好全国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建设,促进秸秆肥料化、饲料化和能源化利用。
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。加快推进城乡垃圾收集、清运和处理一体化项目,完成生活垃圾焚烧热电厂主体工程,建成13个乡镇垃圾中转站,开工建设静脉产业园。建成城市建筑垃圾填埋场并投入运行。强化垃圾分类处理,选择一批商业网点、学校、居民小区等开展试点,逐步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、收集、运输和处理体系。规范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,开展乡村垃圾堆放点综合治理。
搞好生态修复和治理。编制完成省级七佛山森林公园和丹河湿地公园总体规划,划定功能分区和生态红线。抓好“四山”绿化提升,完成2300亩荒山造林、1000亩中幼林抚育、3000亩灌木林改造等工程,加强公益林、道路林带、重点林区景区林木管护,构建环城绿带。开展河道生态恢复,建设沿河生态廊道,提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、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。
倡导绿色低碳生活。深入推进省级低碳试点市建设,加强节能减排,推广低温余热发电等节能技术,加强煤矸石、粉煤灰等大宗固废综合利用,鼓励引导冶铸、焦炭、化工等行业企业发展余热供暖。倡导绿色出行,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,鼓励公交车、出租车更新采购新能源汽车。科学规划建设电动汽车充换电配套设施,建成充电站6个、新增充电桩126个。强化低碳教育和宣传,引导全社会形成节能低碳的生活和消费模式。
各位代表,环境就是民生,环境就是生产力。我们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、背水一战的勇气,标本兼治、精准发力,全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,让绿色环保成为高平发展的底色和优势!
(八)持续保障改善民生,促进群众幸福指数实现新提升
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始终把民生放在心上、抓在手上,着力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,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、获得感、安全感。
优化教育资源配置。落实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战略,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,抓好高平二中改扩建、第六中学小学部、北部标准化小学、迎宾幼儿园、特殊教育学校等项目建设,优化市区学校布局;深入推进幼儿园教师队伍培养和补充机制省级改革试点,实施中小学教师“县管校聘”管理改革,加大中小学(幼儿园)教师公开招聘力度,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。
提升医疗服务水平。加强人民医院集团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,年内引进10项以上适宜新项目和新技术,在基层推广20种以上的常见病临床路径管理,建设北城康复分院,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。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,市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建成投入使用,神农健康城、河西卫生院完成主体,开工建设市人民医院南扩工程和神农卫生院,提升医疗服务水平。
发展文化社会事业。实施文化惠民工程,完成124场免费送戏下乡演出和5000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任务。深度挖掘历史文化遗存,编纂高平文化书系,创作文艺精品。筹备建设体育公园、游泳馆、体育馆,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。加强残疾人保障,加快社会福利养老中心建设。推进殡仪馆和公墓建设。
加强人才和就业保障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,围绕全市产业发展实际,落实好高层次人才服务基层计划,引进急需紧缺人才,培养本土高层次人才,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。认真落实各项创业就业扶持政策,做好高校毕业生、下岗职工、农村转移劳动力、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,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,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人。健全基本生活保障协调机制,加强对城乡低保人员、特困人员、自然灾害人员等群体救助,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的关怀和帮助。
提升安全保障能力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和红线意识,严格落实“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、齐抓共管、失职追责”安全生产责任制,强化企业主体、部门监管和党委政府领导、员工岗位责任。加大培训力度,不断增强员工灾害辨识、防范事故技能和自保互保、自救互救能力。加强安全管理,探索安全风险抵押金清零、累加机制,实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兑现金额、比例与安全生产时间挂钩制度,激励长周期安全生产。全面加强各行业各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,实施问题隐患整改、重大隐患挂牌督办、追责问责和联合惩戒制度,重拳打击安全生产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,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,有效遏制较大事故,努力减少一般事故,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。
防范化解重大风险。严厉打击金融犯罪和非法集资活动,防范金融风险;加大依法清贷力度,构建守信激励、失信惩戒的社会信用体系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,做好“七五”普法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,推进依法治市进程;实施“雪亮”工程,强化社会治安防控,开展“扫黑除恶”专项行动,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,推进平安高平建设;妥善做好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和信访工作,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
三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
新时代赋予新使命,新征程期待新作为。我们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,坚持学深想透说清干实创优,不断提升政府服务能力,努力建设群众满意的服务型政府。
加强政治建设。树牢“四个意识”,增强“四个自信”,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、指导实践、推动工作,深入推进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,扎实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和“三基”建设,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。依托学习高平、高平擂台、高平大讲堂、局长讲坛等平台,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,增强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本领。
坚持依法行政。严格遵守宪法法律,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,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、政协提案,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、政协民主监督、司法监督、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。坚持依法决策、科学决策,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,实行重大项目、重要工作报告制。强化行政执法监督,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。全面推进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工作,提高政务信息化水平。在政府部门推行“两公开一评议”工作,即政务公开、财务公开,接受人大和社会评议,干的好不好要看实际效果,要让群众来评判。
提升执行能力。坚持高平的事情大家想、大家说、大家干,以战略思维谋划全局,以跑步姿态争取政策资金,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。发扬事不隔天、文不过夜的“抓紧”作风,在全市上下形成“比境界、比状态、比业绩”的浓厚氛围。推行全员工作责任制、重点工作交办制、重点工作承诺制、责任落实交账制、末位分析解剖制和大督查工作制度,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、人人头上有指标,让实干成为高平干部的本色。
恪守廉政底线。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“一岗双责”,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,驰而不息整治“四风”,重点整治表态多调门高、行动少落实差等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新表现。牢固树立“过紧日子”思想,厉行勤俭节约,严格控制“三公”经费。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,强化干部廉政教育和管理,始终保持清醒认识,治不忘危、兴不忘忧,自觉遵纪守法,在全社会树立清正清廉的良好形象。
各位代表,百舸争流,奋楫者先;千帆竞发,勇进者胜。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团结一心、砥砺奋进,干在实处、走在前列,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开创新时代高平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而不懈奋斗!
名 词 解 释
1、“六统一”医改模式:行政、人员、资金、业务、绩效和药械统一。
2、起步区:在高平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准的26平方公里规划面积范围内,先期确定的重点规划开发建设的区域,规划面积9.25平方公里。
3、七通一平:给水、排水、电力、通讯、道路、燃气、热力以及场地平整。
4、三化三制:“三制”,领导班子任期制、全员岗位聘任制、绩效工资制;“三化”,专业化、国际化、市场化。
5、“学子归巢”行动计划:吸引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平籍在外成功人士和“双一流”学校学科的毕业生回乡创业。
6、“三心”关怀:热心、爱心、责任心。
7、“六最”营商环境:审批最少、环境最优、体制最顺、机制最活、效率最高、服务最好。
8、五星级服务品牌:安全、舒适、便利、文明、法治。
9、“5+1”乡村振兴专项规划: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五个专项规划和体制机制创新专项规划。
10、“放管服效”改革:简政放权、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、提高效能。
11、五规合一:经济社会发展规划、城乡建设规划、土地利用规划、产业发展规划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“五规合一”。
12、“四好”农村路:把农村公路建好、管好、护好、运营好。
13、五水同治:治污水、防洪水、排涝水、保供水、抓节水。
14、静脉产业园:建立以静脉产业为主导的生态工业园,通过静脉产业尽可能地把传统的“资源—产品—废弃物”的线性经济模式,改造为“资源—产品—再生资源”闭环经济模式,实现生活和工业垃圾变废为宝、循环利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