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工党高平支部
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,卫生人才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得到充分共识,健康人才是健康中国战略的有力推动者。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,是落实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,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越来越迫切。 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国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,人才队伍数量快速增长,卫生人才总量达到1069万人,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2.36人;每千人口执业(助理)医师达到2.21人;每千人口拥有专业公共卫生人员0.64人。
一、我市卫生人才队伍现状
目前全市基层卫生人才短缺问题较为突出。各医疗卫生单位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太少,加之人才引进困难,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工作需求。经过调研:高平市现有执业(助理)医师992人,注册护士730人。每千人拥有执业(助理)医师和注册护士分别为2.07人和1.52人。这与晋城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整体情况相比尚有不小的差距:晋城全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8819人,执业医师6791人,助理医师1646人,注册护士7764人。每千人拥有执业(助理)医师和注册护士分别为3.64人和3.35人;资源配置不合理,多年来的城乡二元结构,导致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存在明显差距,全市大部分医疗卫生技术人员、床位和医疗设备集中在城镇,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。
二、卫生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
我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进展不平衡,结构和分布不合理的情况,主要表现在:
一是医卫人才短缺。如我市人民医院人员编制数为490人,在编人员299人,占编制数的61.02%;中医院人员编制数为240人,在编人员136人,占编制数的56.67%。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进展缓慢,我市乡镇卫生院医卫人员总编制数400人,实际在编人数198人,占编制数的49.5%。与此同时,各医疗机构招聘了大量编外人员以满足工作所需,编外人员数量甚至超过在编人员数。
二是公共卫生队伍人才短缺。疾病预防控制人数逐年减少,公共卫生领域的人才建设滞后于需求的发展。如按照中央编办、人社部、国家卫计委〔2014〕2号文件精神,疾控中心人员编制按照常住人口1.75人/万人比例设置,我市疾控中心人员编制数应为84人,而实际编制数为43人,实有人员为30人,占在编制人数的66.67%。
三是健康服务需求大幅增加,部分专业人才如老年学科、中医学科等人才紧缺。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,老年人在健康服务方面的需求明显高于全体人口的平均水平,但老年科医生数量及质量严重不足,老年护理员供需失衡、缺口巨大。
三、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
针对全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,我们建议按实际需要重新合理确定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,配齐配强急需的医务人员,逐步解决现有空编问题,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应医疗卫生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,加快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,重点是加强全科医生队伍、护士、养老护理员、中医、药师、儿科医师等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培养。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
(一)拓宽当前健康人才范畴。统筹发展,做好健康服务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登记、培训和服务。要坚持人才优先,强化第一资源理念,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,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作用,注重对人才建设的投入保障和制度创新。
(二)加强学科和人才梯队建设。建立医院专业技术人才的补充、培养长效机制,加强医院学科建设,培养各专业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医师,由政府牵头,积极引进高层次、经验丰富、有专业特长的高端技术人才,带动医疗技术水平稳步提升和跨越发展。同时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人才补充、培养的长效机制,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和村医的规范化培训,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人员专项能力建设,大力开展中医专科服务。
(三)坚持问题导向,各级各类人才协同发展。更加关注基层、公共卫生、急需紧缺和健康服务人才队伍建设;更加注重人才结构调整和政策创新,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;更加注重提高服务质量,人才培养、吸引和使用,坚持以用为本;更加注重不同机构、上下层级、不同专业和功能之间的协同互动,形成有序的分工合作。
(四)积极应对人口变化带来的新挑战。应增设老年病学专业,加大老年病科建设力度,增加老年病床位或者将已有的床位部分转为老年康复及护理床位。完善儿科及妇产科二级专科设置,加快推进基层妇幼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,提高妇产科、儿科医疗保健服务能力,尽快着手配置妇幼健康服务优质资源,保障全面两孩政策实施。
(五)调整村医合理化配置。根据《山西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(2016-2020年)》通知要求,到2020年,每千人常驻人口基层卫生人员数达到3.5人,初步建立全科医生制度,初步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。目前我市村医的配置与《通知》要求有明显差距,需要进一步调整合理化配置,以期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普通常见病、多发病的初级诊治、康复等。
(六)允许医师多点执业。鼓励具备条件的医师向基层流动,加强规范管理,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安全。同时加快推进医疗领域收入分配制度改革,逐步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,体现多劳多得、优绩优酬,保障广大医务人员的合法收入普遍提高。
总之,我们要主动顺应健康发展新趋势,积极应对健康新挑战,以加快健康高平建设为目标,全面加强全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,加大人才培养力度,持续提升卫生计生服务水平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新期盼,为实现健康高平助力。